第二届数智时代商科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者:国际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24-12-13浏览次数:12

12月13日下午,第二届数智时代商科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务处和学生职业发展与企业合作中心指导,国际经济学院和数字贸易产业学院主办。论坛以创新产教融合生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来自产业界、教育界的80余名嘉宾参加了论坛,共同探讨数智时代商科产教融合的最新理念、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

 

 

开幕式环节,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副校长张富林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发展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优势,秉承“地方性、应用型、差异化”的办学定位,创立了“三结合、五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54321”人才培养体系。希望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携手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报告环节,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区域总经理杨东涛在驾驭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时代命题的报告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备数字素养的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智力基础。他指出,传统单一型信息化人才亟需向复合型、融合型、创新型能力人才转型。因此,数字人才的培育是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校企双方应聚焦数智人才高质量的培育,发展时代所需的Y字型人才培养体系。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区域经理李博伟在东方财富人才培养模式及产教融合路径探索的报告中指出,产教融合是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的重要路径。他分析了产业端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要求,指出金融类人才需求的三大核心能力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抗压能力。通过东方财富人才培养案例,为我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借鉴。

京东集团校企校企合作经理白光泽在京东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中指出,京东集团持续深耕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教育平台建设,依托京东产业资源、产业标准、产业技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技术、平台和生态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及产学研相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同时,他针对面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指出高校要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解决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以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陕西众维云创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经理程雪娇在2025国际贸易市场趋势、就业环境与产教融合思考的报告中分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及优化路径。她从国际贸易市场趋势、就业环境分析、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产教融合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国际贸易专业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超星集团西安分公司培训总监陈兴英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报告中指出数智时代下智慧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数智时代下人才培养的应变之道。她解读了新时代智慧课程的内涵与特征,并从知识图谱的精准构建、AI助教的智能辅助、AI工作台的高效应用三个维度剖析了智慧课程建设路径。随后针对数智时代介绍启明星智慧专业建设平台在人培模型、专业图谱和专业达成度方面的创新。

国际经济学院院长冯明介绍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近年来,依托数字贸易现代产业学院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就业共促、项目共研的“双元六共”育人体系。他指出合作机制持续难、高校惯性改变难、赋能企业成长难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核心痛点,教师和学生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是解决这些痛点的重要路径,痛点的解决需要校企双向奔赴,共同努力。

校企合作签约环节。张富林副校长与国际经济学院2024年新增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签约和授牌仪式。

本次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的平台,使参与者能够就产教融合的新生态、育人新路径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我校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展望未来,国际经济学院将继续发挥企业办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数智化背景下的商科育人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