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图书荐读人:王艳老师
老师介绍:王艳,国际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职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贸易,财务,投资等理论及实务经验。
其一
书名:《图说经济学》
作者:黄友牛
索书号:F0-49/102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馆藏地:国际经济学院阅览室
图书简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经济学发展历史,记录经济学大师人生历程,阐释重要理论。通过直观的图文呈现方式,将复杂的经济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兼具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
书中涵盖多个经济学板块,从经济学前奏开始,逐步深入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边际主义等领域。借助大量案例和图示,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原理。
例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能会举例“吃面包”,随着吃面包数量增多,每多吃一个面包带来的满足感逐渐降低,配合图表让读者轻松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讲解通货膨胀时,用直观的物价走势图,结合生动描述帮助读者理解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无论是经济学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它为初学者搭建起经济学知识框架,为有基础者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解深度,有助于加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其二
书名:《半斤非八两:跳出理财的心理陷阱》
作者:(美)盖瑞·贝斯基(Gary belsky)、托马斯·季洛维奇(Thomas Gilovich)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索书号:F063.4/6
藏馆地:国际经济学院阅览室
图书简介:在传统经济学中,人被假定为理性动物,但现实里,人们在钱财管理上却常犯愚蠢错误,而心理经济学能解答这一疑惑,本书正是从这门新兴学问出发,剖析人们投资、花费、储蓄等理财行为。
盖瑞·贝斯基是美国《金钱》杂志“个人理财”专栏作家,还是CNN、ABC的评论人,曾获杰拉尔德·罗布杰出商业新闻奖;托马斯·季洛维奇是康乃尔大学的心理学家 。二人基于最新研究成果,解读人们因心理症结难以明智理财的原因,还提供实用诀窍,助力读者改变理财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书中内容丰富,涵盖多个影响理财决策的心理因素。比如“划分心理账目”,人们会依据钱的来源、存放和花用方式,给不同金钱赋予不同价值并归入不同“心理账目”。像拿着10块钱进赌场赢了990块后全输掉,有人会觉得只输了5块,因为赢来的钱没被当作本钱,没产生太大心理负担;而若最初本钱是1000块输光,感受则大不相同。这一心理会导致人们消费时养成不良习惯,如使用花呗、信用卡等消费时花钱更爽快,对大笔支出认真却忽略小开销,辛苦赚钱后犒劳自己而随意消费。针对这些问题,书中给出检查消费习惯和金钱观念,想象无信用卡世界、拆分大笔交易检查、将额外收入存入长期账户、平等对待所有收入等解决方法。
全书前7章分别剖析一种心理倾向,如金钱有贵贱、积习难改、数字麻木症、破除成见、等,最后一章给出建议和方案,帮助读者纠正心理偏差。
无论是理财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它帮助新手认识理财中的心理陷阱,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助力老手反思自身行为,优化理财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财富管理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