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ING读书栏目一“薪火相传奋斗青春”你身边的领读者】(十)

时间:2025-04-08浏览:11

本期图书荐读人:李卓越

学生介绍:李卓越,共青团员,国际经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B2201班学生,担任班级学委、教学信息员。

书名:《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索书号:1247.51/35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馆藏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图书馆

图书简介:《红岩》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题材小说,由罗广斌和杨益言根据亲身经历创作而成。小说以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为背景,真实再现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志士在狱中与敌人展开的英勇斗争。书名“红岩”取自重庆歌乐山的红色岩石,象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意志和鲜血染红的信仰。

故事主线围绕重庆地下党负责人许云峰、江姐(江雪琴)、成岗等革命者展开。他们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集中营,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坚守党的秘密。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革命者在极端环境下的群像:江姐面对竹签钉手指的酷刑仍高呼“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许云峰在地牢中用双手挖通石壁为战友留下逃生通道;小萝卜头在监狱中坚持学习并传递情报……这些场景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作品不仅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残暴,更深刻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对理想的忠诚、对组织的信任以及对人民的热爱。书中“狱中绣红旗”“黎明前的电报”等经典情节,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事业紧密交织,体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

《红岩》自1961年出版以来,发行量逾千万册,被译为多国文字,并改编成电影、歌剧、话剧等形式。它不仅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更以其崇高的美学价值成为中国文学“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书中“红岩精神”至今仍被诠释为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象征,激励着新时代的读者。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斯诺、董乐山

索书号:k269.406/4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图书馆

简介:1936年,当埃德加·斯诺冒险穿越国民党封锁线进入陕北苏区时,他未曾想到自己将书写一部改变世界认知的传奇。《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部新闻纪实,更是一把刺破谎言的利剑,一个西方记者用最朴实的笔触,揭开了被重重妖魔化的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

斯诺以见证者的身份,记录下了毛泽东在窑洞前梳理长发、周恩来在油灯下批阅文件、红军战士在田野间操练的生动画面。这些细节构成了对赤匪污名化的最有力反驳。书中特别记载了毛泽东亲自讲述的长征经历——那段跨越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渡过24条河流的史诗般征程,让全世界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

《红星照耀中国》的价值更在于它预见性地捕捉到了中国革命的深层脉动。斯诺敏锐地发现,在延安的黄土高坡上,正在孕育一种新的国家想象。他笔下的共产党人不是西方媒体描述的暴力革命者,而是一群有着清晰建国方略的政治家,他们提倡的土地改革、妇女解放、教育普及等政策,已经勾勒出新中国的雏形。

这部著作出版后引发全球轰动,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抗战时期,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最佳窗口;在今天,它依然是研究中国革命史的经典文本。斯诺用他的笔证明:真理的光芒,终究会像陕北高原上的红星一样,穿透一切迷雾,照亮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