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推动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交融,5月7日上午,国际经济学院成坤宇老师于2教430教师开展了《固定收益证券》课程思政观摩课,讲授内容为“7.1麦考利久期与投资期限平衡点”。此次示范课以“把握金融工具本质,服务经济稳健发展”为主题,充分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结合。
课堂上,成坤宇老师以一段“从硅谷银行破产看长债利率风险”的视频开启课程,借助鲜活真实的案例及生动详实的分析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麦考利久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投资期限平衡点的内涵。在讲解关键知识点时,成老师着重强调麦考利久期在衡量债券利率风险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国内外不同市场环境下久期应用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金融市场在风险管控上的独特优势,增强学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自信。
课程精心设置了“麦考利久期与金融市场稳定”的小组讨论环节。成老师以“2022年债券市场大幅波动”为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探讨麦考利久期在应对市场波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的作用。金融工程专业B2201班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其中一位同学分享道:“这堂课让我明白,麦考利久期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力工具,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也要关注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成老师巧妙融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思政理念。通过分析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固定收益证券在为实体经济筹集资金、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课程结尾,成老师以“做有担当的金融从业者”为主题进行总结,鼓励同学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的远大志向。
教学督导组胡媛老师在课后评价:“成老师的这堂课巧妙地将固定收益证券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既让学生扎实掌握了专业内容,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
此次示范课是国际经济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促使所有专业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与思政课协同育人,为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不懈努力。